​高级卖家绿标“新方法”,高速增长流量“新玩法”
2024-04-19 00:13:29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亚马逊平台推出的气候友好承诺认证——绿标,已成为不少卖家关注的焦点。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流量挑战,如何通过绿标认证获取更多流量和消费者信任,成为卖家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产品与认证:匹配的艺术

在追求绿色认证的道路上,首先需要明确哪些产品适合认证,以及哪种认证方式最为经济实惠。亚马逊提供了53种不同的认证类型(2个官方认证+51个第三方认证),涵盖各类产品。然而,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每一种认证。例如,碳中和认证虽适用于99%的产品,但在某些情况下,其他认证如OEKO-TEX® STANDARD 100或FSC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1. 碳中和认证:广泛适用,成本相对低廉

碳中和认证是最具普遍性的选择,它不要求审厂,适用所有产品。高销量产品的碳补偿费用可能会变得昂贵,因此,对于某些特定产品,如3C电子类、纺织品、体积较大的木制或纸质产品,其他认证可能更为合适。

2. 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产品的优选

针对纺织品,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只要原材料相同,不同款式的同类别产品可以一起进行认证,这对于ASIN变体众多的纺织品类卖家来说是理想选择。

3. FSC认证:木制和纸制品的黄金标准

FSC认证满足了市场对木制品来源可持续性的要求。对于木制家具、家居用品等,这一认证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还能满足消费者和进口国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需求。

4. GRS/RCS认证:回收材料的绿色选择

对于含有50%以上回收材料的产品,GRS/RCS认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适用于金属、塑料等材质的3C电子类产品。

作为亚马逊首批指定碳中和服务商的它的收费标准以下:

1、碳中和

为了计算亚马逊绿标碳中和的总费用,我们需要将审查费、证书费以及碳计算费相加。

审查费:1万元/系列/年(不限ASIN/不限规格型号不限店铺/不限品牌)

证书费:1900欧/年10-15周内下证并上标(假设汇率为1欧元兑换7.8元人民币,则证书费为1900 * 7.8 = 14820元/年。注:按实时汇率计算)

碳计算费:1250-1820欧/系列/两年(同样假设汇率为1欧元兑换7.8元人民币,则碳计算费为(1250 ~ 1820) / 2 * 7.8 = 9750~ 14196元/系列/两年)

注意,碳排费≤16欧/吨,而市场价约25-30欧/吨,由于存在“买贵退差价”的政策。

因此,总费用由以下部分组成: 

审查费:10000元/系列/年

证书费:14820元/年

碳计算费:9750 ~14196元/系列/两年

合计费用范围为:10000+14820+4875∼10000+14820+7098=34570~39016元/系列/年这是每系列每年的大致费用范围。具体费用可能会根据材质和重量的比例有所调整,因为80%以上材质/重量同一运输方式的产品算作同一系列。

其他三种认证方式的同一个收费结构以下示列:

2、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

3、FSC认证

4、GRS/RCS认证

第一次认证费用/年:认证费用(审核费、证书费)+服务费、差旅费、税费

首批亚马逊云官方指定碳中和服务商-上绿标快捷无忧,绿标价值:

上绿标的服务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背后蕴含的是企业对环保的承诺和行动。通过上绿标,企业将获得以下无可比拟的价值:

流量扶持:加入上绿标的企业将享受10%+30%的流量扶持,这意味着更多的潜在客户将被引导至您的产品页面。据统计,企业可以预期在2~3个月内回收投资成本,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消费者偏好:高达49%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更多的费用。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机会。选择上绿标,意味着您的产品将更容易被这部分消费者认可和选择。

品牌忠诚度:62%的消费者会主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上绿标不仅帮助您的产品脱颖而出,还能够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建立起长期的客户关系。

思誉亚马逊绿标的专业团队是其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由资深研究院博士后师资牵头,海归技术团队,以及前世界500强供应链管理专家组成,这支团队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全球供应链碳中和碳合规技术服务集团的支持下,上绿标不仅提供碳中和的技术咨询,还确保企业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碳足迹,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吸引更多有识之壳的消费者。

总之,上绿标不仅是一个碳中和的服务,它是一个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信任,并最终实现业务增长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在环保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选择上绿标,就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光明的未来。

以上资料及内容来自:深圳市思誉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