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大部分地区,人们用智能手机扫描可识别的条形码支付打车、餐饮和商品的费用——但在现金仍占主导地位的日本却是例外。如今,随着日本最大的网络公司竞相主宰支付市场,一家位于东京的初创公司表示,通过二维码应用程序,它有机会赢得竞争。
在2015年晚些时候,Origami Inc.率先推出了二维码支付服务,此后与快餐连锁店肯德基、东京最大的出租车公司Nihon Kotsu Co.和便利店运营商Lawson Inc.进行合作。创始人Yoshiki Yasu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九月份筹集了6600万美元用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扩张并计划增加一倍以上员工人数约100名员工。
但该公司面临着强大的竞争。电子商务巨头乐天(Rakuten Inc.)拥有自己的银行,拥有1,500多万客户的信用名单,并正在建设移动电话网络。日本约有一半人口每天使用Line Corp.的应用程序发送即时消息。雅虎日本公司(Yahoo Japan Inc.)与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和印度创业公司Paytm合作。 Mercari Inc.,其市场应用程序在该国拥有1000万用户,也宣布计划参与该竞争。
Morningstar Investment services驻东京分析师Kazunori Ito表示:“Line、雅虎日本和乐天将建立移动支付业务,作为它们更大的服务生态系统和积分奖励计划的一部分,是有道理的。很难想象支付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是非常有利可图的。”
Yasui说,这需要抢占用户,让竞争对手与寻求与客户建立直接关系的商家产生了分歧。Origami公司将赌注押在了那些到目前为止一直依赖于直邮和电子邮件通讯的商店,这些商店将为通过智能手机接触顾客的功能买单。例如,一家使用Origami支付应用程序的发廊就可以向过往顾客发送可以用于下次理发的优惠券。
Yasui说:“人们说手机支付大战正在进行,但真正的敌人是现金。”
快速反应码(Quick Response codes)是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旗下一个追踪汽车零部件的部门在上世纪90年代发明的,这种圆点方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读取。但近20年前,当日本人用非接触式卡片在支付火车票价方面率先使用数字支付时,他们选择了所谓的近场通信技术(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推出NFC支付的高昂成本、便捷的自动取款机以及钱包丢失后经常被归还的文化,都被认为是现金仍是这个岛国之王的原因。然而,在中国,二维码占主导地位。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无现金支付仅占日本消费者支出总额的20%,而中国和韩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0%和89%。
对商家来说,安装NFC支付终端的成本可能很高,而二维码可以与平板电脑甚至纸质打印件兼容。顾客只需要一部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Origami将在明年3月份在大阪、福冈、名古屋和仙台开设销售办事处,目标是在10万个零售网点部署二维码支付。相比之下,乐天的 Line Pay覆盖了20万个零售网点,但其没有公布使用其二维码服务的商家数量。
当涉及到吸引消费者时,Origami公司将与信用卡公司合作,作吸引用户的潜在渠道。这家初创公司最近发布了一款软件开发工具包,其他公司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添加移动支付功能。丰田金融公司(Toyota Finance Corp.)计划下个财年采取这样的行动。该公司的TS Cubic信用卡拥有1300万用户。
Yasui表示:“每一家拥有信用卡业务的公司都希望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数据。”
丰田金融部门经理Tsuyoshi Takeshita说,丰田金融部门是Origami最新一轮融资的投资者之一,因为它希望这家初创公司优先开发该类应用程序。股东名单还包括金融公司JCB、Saison Card、三井住友信用卡(Sumitomo Mitsui Card)和银联。
彭博社资讯分析师Vey-Sern Ling表示:“要让某些产品被广泛采用,它就必须要为用户增加价值。对于像日本这样发达的国家来说,移动支付要蓬勃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