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南京!共赴金秋之约
2023-09-20 18:24:29


聚力产业科技创新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9月20日上午,在叠翠流金、丰收在望的美好时节,2023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古都南京,共赴金秋之约、共谋合作新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开幕式上,江苏省副省长方伟致辞,南京市市长陈之常致辞并推介南京高质量发展投资环境。市领导沈文祖、杨学鹏、邓智毅、金卫东等出席。


“五幅图景”

展现南京独特韵味优势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国家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和体现着江苏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发展优势。

会上用“五幅图景”向大家介绍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韵味和比较优势。






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

历史图景

南京拥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近450年的建都史,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615处文保单位、1078处近现代建筑遍布全域。这里有世界上保留最长、保存原真性最好的明城墙,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有“南京云锦”“秦淮灯彩”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学之都”。






奋楫争先、勇立潮头的发展图景
南京地区生产总值过去五年连续跨越五个千亿级台阶,去年总量达到1.69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十强;地均GDP达57万元/亩,居14个特大城市之首;人均GDP达17.88万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5.6%,位列全国经济总量十强城市第五。






科教发达、人才荟萃的创新图景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拥有51所高等院校、97万在校大学生、94名两院院士,“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20件,在全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行榜中,连续四年位居第八






辐射广阔、便捷畅达的开放图景
南京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吸引了超过11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实际使用外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南京也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高铁枢纽、千万级大型机场、亿吨级海港的城市,当前正在积极推动禄口机场三期、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山水城林、宜居宜业的幸福图景
南京山水辉映、景致天成,浩浩长江穿城而过,巍巍钟山气象雄伟,十里秦淮蜿蜒流淌,整座城市就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449公里,拥有三甲医院25所,全市域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已13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个新空间”

蕴含众多投资合作机会

当前,南京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目标,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这其中,蕴含着众多的投资机会、合作空间。


1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带来的新空间

南京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打造创新策源高地,聚焦形成成果转化闭环,聚焦构建科创企业雁阵,持续激活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
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新空间

石化、电子信息、汽车、钢铁是南京工业的压舱石。当前,南京正逐个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奋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溧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3

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带来的新空间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南京确定了“2+6+6”创新型产业发展方向。其中,“2”就是提升软件和智能电网两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球竞争力;第1个“6”就是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航空航天6个新兴产业集群;第2个“6”就是加快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6个未来新赛道。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资料图片


4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带来的新空间

南京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服务业占比达62.2%,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达56%。南京正围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新兴服务经济三个方向,持续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聚焦“两业融合”,生活性服务业聚焦“消费升级”,新兴服务经济聚焦“能级提升”。


南京各大商场主题活动层出不穷,为城市夜经济创设消费新场景,带动市民消费热情。通讯员 黄文婉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5

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新空间

南京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大力推进数实融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6%,稳居江苏第一。南京将进一步聚力打造数字产业“新引擎”,聚力推动智改数转“新实践”,聚力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新底座”,聚力抢占数字贸易“新赛道”。


一流营商环境

护航双向奔赴互利共赢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南京始终对标最高标准,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称号。



着力构建全方位惠企政策体系


今年以来,南京制定出台了一揽子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全力为经营主体添力赋能、保驾护航。

聚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大对企业的支持。今年2月,出台了推动经济率先整体好转“33条”,前不久又发布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3条”,围绕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产业强市、深化对外开放等方面,对经营主体给予全方位支持。

紧扣重点领域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围绕民营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跨境电商发展已经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着力营造良好生态。制定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全力集聚招引高层次人才。


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供图

对全市产业和招商政策持续优化。制定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和强化投资促进的政策措施,对总部机构、外资企业、研发中心、企业增资、高端人才5类重点对象量身定制政策,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服务业5类产业项目强化专项支持,为各类主体和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指引。



着力打造特色化为企服务品牌


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26条具体举措,积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统筹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三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全力推动制度创新,为企业经营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加快组建基金丛林,设立规模300亿元的产业引导母基金,组建重大项目直投、重点产业投资、强链并购、科创人才4类基金,形成总规模20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集群,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早投小和人才引进提供支持。

真心诚意为企业服务,市领导牵头对在宁央企、外企、民企和其上级总部进行走访,常态化举办“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充分发挥“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作用,大力推动惠企政策在“宁企通”平台集成发布兑现,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着力完善高效率项目落地机制


始终坚持以用户思维服务企业,着力构建“项目跟着规划走”“地等项目”“要素跟着项目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五个工作机制。

“项目跟着规划走”,就是充分发挥规划在项目布局中的科学引领作用,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地等项目”,就是建设产业用地储备库,确保好项目来了落得下、落得好。

“要素跟着项目走”,就是对要素实行全市统筹,优先满足优质项目的需求。

“拿地即开工”,就是提高前期工作效能,做到土地出让的同时具备开工条件。今年已有2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竣工即交付”,就是通过提前介入、全程代办、联合验收,推动项目建成即投产,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


“金秋之约,洽赢未来。”

金洽会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招商品牌,全市60%以上的“三资”企业、80%以上的合同外资金额和90%以上的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都是金洽会达成的成果。

希望各位企业家和创业创新人才,都能借助金洽会这个平台,走进南京、投资南京、深耕南京,成为南京的“城市合伙人”,在双向奔赴、互利共赢中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紫金山观察
审核:戴希兵
发布:顾雯婕

南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