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产业互联网催生了新商业文明?
2023-11-27 16:01:37


2018年 10月,腾讯公司公布其未来20年新战略,称将全力拥抱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前首席战略官曾鸣也在2017年 5月提出S2b2c模式将是未来5年最有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式。这两家互联网巨头的表态都在指向一个新事物——产业互联网。


2017年 7月,盛景网联发布了产业互联网经典模式:产业路由器b2f模式,意在推动各产业构建“赋能型低摩擦产业共同体”。


近年来,亦有人将产业互联网称为“产业数字化”,每个机构或研究者所采用的名词和定义有所区别,出发点或侧重也不尽相同,但其共性内涵是重度赋能、扶持各行各业的“神经末梢”——数以千万计的小店、工厂、服务商等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由此实现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增长,最终构建赋能型低摩擦产业共同体。


产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各行各业建立赋能型低摩擦产业共同体。产业互联网催生了新商业文明,是“产业集群2.0”,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共同富裕”的国家级解决方案。这充分体现了产业互联网平台的ESG理念「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ESG理念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治理成效的理念。」,亦代表了更可长期持续的商业新生态。“低摩擦产业共同体”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主旋律。


01

小b、小f 是社会“神经末梢”
不可逾越



当下,关于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的提法、侧重点和路径虽有所区别,但本质上殊途同归:消费互联网已接近饱和状态,线上渗透率已经接近天花板。过去被互联网公司忽视的线下小b(即小商户,承担销售与服务职能的需求端)、小f(工厂等供给侧)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开店、提供本地化和个性化服务、小单快反制造等方面,小b、小f的优势非常显著,这类规模不经济的价值职能就是应该由小b、小f承担,如果直接由大公司或平台介入反而效率低下。大公司或平台应该掌控规模经济的价值职能,如数字化、研发、供应链、品牌建设等。


因此,在绝大多数产业链中,小b、小f 有其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独特价值,作为社会和经济的“神经末梢”,在这类规模不经济的价值职能中反而代表了先进生产力。


同时,支持和赋能数以千万计的小b、小f,让他们活得更好,将有利于构建更可持续的商业生态与商业文明,减少大公司垄断带来的负面效应,有效地解决高质量本地化就业问题。这一举动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都极为重大。


传统的电商思维试图消灭所有中间环节——包括线下小店和服务商等,但多年来线下的小b 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说明小b 作为社会“神经末梢”,有着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它们既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传统技术难以将小b、小f 碎片化的存量价值整合起来,难以实现实时在线与智能配对。日渐成熟的ABCD技术「ABCD技术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Big Data(大数据技术)的总称。」将成为这一切的基础设施。


一方面,传统小b、小f 面临的非数据化运营、供应链环节冗长、用户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带来的用户体验损失正在得以解决;另一方面,海量碎片化的线下流量将通过新技术手段在平台上实现汇集,聚沙成塔,从而形成巨大的价值池。互联网在此时更多是作为工具,是产业效率的提升者,而不是产业的颠覆者。这也正是互联网下半场“+互联网”的意义所在。


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共享、赋能、利他思维重构传统电商思维,帮助供需两端小b、小f 在扩大规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构建低摩擦赋能型产业共同体。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千万家小b、小f 得以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具活力和韧劲。这看似微不足道,虽不似大公司的成功那样令人震撼,但恰恰是最可持续的新商业生态。


02

产业互联网值得关注的
六大经典模式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实体产业规模庞大,在人口红利逐年消失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原本粗放的运行模式已不可持续。在各行各业的产业链里,存在大量的错配或者浪费现象,产业链的降本增效存在巨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创业者可以从交易平台、SaaS角度、AIoT服务等众多维度切入,用产业互联网提升各行各业产业链的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消费互联网红利已经见顶,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市场主流。盛景投资了中国、美国、以色列众多主流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充分真实的“小数据”分析,发现在美国一级市场2B企业服务的投资占去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涌现众多百亿美金甚至千亿美金的2B上市公司。但是中国2B上市公司数量偏少,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最近几年才开始向2B方向倾斜。


基于巨大的产业价值、社会价值、资本市场空间,盛景将产业互联网作为重点布局赛道。由此,我总结了产业互联网的六大模式,未来也将不断迭代和完善。


第一种模式是以A 股上市公司国联股份为代表的工业品领域b2f需求驱动的反向供应链模式。国联股份也被称为“工业原材料的拼多多”。采用这一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先汇聚小b(小商户)的订单,然后再面向上游厂家集合采购。


第二种模式是以港股上市公司汇通达为代表的消费品产业路由器,即c2b2f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连接和赋能线下小b 最终触达c(消费者)的商业逻辑。


第三种模式是面向大中型企业的SaaS模式。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面向大中型企业的SaaS模式才有可能成功,面向小微企业的SaaS很难生存。


第四种模式是AIoT+SaaS模式。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未来可能会在各个细分赛道都有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暖流科技利用AIoT技术,实现供热精细化运营,可实现15% ~20% 的减碳目标。这是一个以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智慧能源AIoT+SaaS平台。


第五种模式是以纽交所上市公司贝壳找房为代表的协作共享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对人员依赖度相对较高的专业服务领域。贝壳找房的协作共享模式未来在很多领域(比如房产经纪、保险经纪、猎头经纪等)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六种模式是以7-11为代表的强赋能型连锁加盟模式。在中国,企业的连锁化率比较低,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各行各业对小b 进行强赋能,实现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低摩擦产业共同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在产业互联网方向,盛景按照这六大模式挖掘和赋能优秀创业企业,在尽职调查过程中高度关注每个企业在对应模式下的关键指标是否健康,讲故事、炒概念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比如,对于采用b2f产业路由器模式的企业,盛景重点关注极致周转、赋能投入等情况,对SaaS类公司则关注净收入留存率(Net Dollar Retention,NDR)、Rule of 40等近10个指标。


这里提到的六大模式只是产业互联网模式的一部分示例,未来可能还有第七种、第八种模式成长出来——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创新创业机会,这也是产业互联网的魅力。例如,产业互联网的下一站将是“产业元宇宙”,将对中国薄弱的制造领域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进行总攻并形成质的突破。


03

b2f需求驱动的反向短供应链
代表了先进生产力


b2f产业路由器模式是产业互联网的典型模式,该模式赋能真正的高价值环节小b,即整个商业环节的销售和服务端,如门店、服务商等,通过小b 经营客户,最终客户可能是C(消费者),可能是B(企业),也可能是G(政府)



很多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搞不清f2b(factory to business)和b2f的区别,从财务记账角度,两者间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其本质却完全不同。


f2b模式是供给端驱动的传统长供应链模式,工厂通过对未来的预测进行生产排期,把货物分发给分销商、经销商,层层转运、压货,关键词是分销、压货、囤货、清库存,它代表的是上游厂家或供给端的核心利益,背后往往是全产业链的低效率与高浪费。


b2f模式则恰恰相反,是需求端驱动的反向供应链模式。它是收集、整合众多小b 的碎片化需求,通过“集单”的逻辑,汇聚下游订单后向上游进行采购,进而降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全产业链的整体效率,代表了需求端和小b的利益。


从财务结果看,采用f2b模式的企业往往展现出低周转、高应收款、高资金占压等特征,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这类企业的本质是传统分销商、贸易商逻辑,经营波动性较大,净资产收益率低,是一门可以赚钱但并不值钱的生意。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采用b2f模式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在大规模、高增长的同时,能够做到资金占压低、周转速度快、经营风险小,因此可以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


由此可见,f2b是厂家驱动的传统商业逻辑,而b2f是需求驱动的创新商业逻辑。这两者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f2b模式在多数行业属于传统常见模式,而b2f需求驱动的反向供应链模式属于创新模式。


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估值曾达到近千亿美元,SHEIN的营收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585亿美元,这一体量将超过其两大竞争对手H&M和 ZARA的年销售额总和。SHEIN商业模式本质就是C2M需求驱动的反向供应链创新模式。


需求驱动的反向供应链创新模式,作为产业互联网最为典型的商业模式,在各行各业有望逐步迸发巨大的能量。产业互联网依托需求端的力量,将全面推动供给端结构性改革与创新。


基于共享和赋能思维,产业互联网平台聚集了碎片化存量流量,进而反向重构整个f端(供给端),它可能是工厂(Factory)制造的产成品,也可能是农场(Farm)生产的农产品,可能是资金的供给(Finance),还可能是物流交付(Fulfillment)等。


这种模式既能通过规模议价降低需求端采购成本,也能助力f端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效率,形成需求驱动型精益供应链,最大限度减少全产业链的浪费与错配,实现实体经济价值链的共赢。


04

产业互联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主要解决方案



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与成本之争。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体量与规模,GDP将进入中低速增长周期。从6%~8%的高速增长降到4%~5%的中速增长,甚至逐步降低到低速增长,中国无法再走总量增长的老路,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如何在经济总量中低速增长背景下,仍能让民众百姓获得更高的居民收入、让企业获得更高的盈利进行循环投资?其间难度颇大。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新技术、组织与生产创新等实现创新驱动,“站在全产业链角度推动降本增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路径。


历经多年“拧毛巾”,单个企业的“降本增效”仍有空间,但已较为有限。当前,站在中国各行各业的产业链上空俯视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各个组织之间的浪费与错配仍极为严重。因此,若能革命性地消除或化解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浪费与错配,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这恰恰是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价值与内在本质。


在中国这一存量经济体量极为庞大的经济体之中,产业互联网在每一个行业都可能发挥大作用,在规模大的行业会产生大平台,在规模小的行业可以产生小平台。站在产业链上空,由需求驱动建立反向短供应链,消除或减少浪费与错配,在各行各业都大有可为。


小发展靠努力,大发展靠机遇。


产业互联网是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商业机会之一,b2f产业路由器模式是未来十年中国最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式之一。


中国正处在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转折点,众多PSD创业者「PSD指 Poor(空杯心态的)、Smart(聪明的)、Desire(有渴望的、有梦想的)」,正在各行各业建立赋能型低摩擦产业共同体,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增长。


05

产业互联网是“产业集群2.0”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新技术新科技的搭载和运营平台。它像一艘航空母舰,搭载着少则几千家、多则十数万家中小微企业共同使用新技术武装企业经营。


过去,数字化技术公司要一家一家地推广新技术,销售与服务成本高,小微企业也无力支付高昂费用使用新技术,陷入两难境地。产业互联网平台往往以免费或者低价格为数万家中小微企业批量提供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再通过随后的交易、物流等方式获得合理利润,这是一种典型的“利他思维”。因此,产业互联网平台高效实现了新技术的平台化广泛应用,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基于数字化的赋能型低摩擦产业共同体。


产业互联网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产业集群的演进。过去20年,在中国,凡是产业集群做得好的地方,地方经济通常就非常有活力。


产业集群1.0实现了生产环节的物理集聚效应,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产业集群2.0,是跨越了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产业集群,这是其具备爆发力和长期价值的内在本质。


产业互联网是“销供产”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是“销供产”在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叠加的集聚效应,注意,是“销供产”全价值链,即b2f需求驱动的反向短供应链,不是传统的“产供销”逻辑、不是f2b的传统长供应链。


产业互联网是商业、制造业、服务业各类大中小企业主体的融通发展,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低摩擦产业共同体的新型组织形态,是一种跨越组织边界的“无边界组织创新”,即产业协同创新。


过去,从供给端到最终用户层层分销、层层压货,如今,产业互联网强调的是从需求端反向拉动的供应链,而且是短供应链,很多低价值或者无价值中间环节被消灭,或者被转化为新定位,但通过赋能离用户最近的高价值环节,小b(销售与服务端)对用户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平台方携手供给端赋能小b 共同服务最终用户体验。规模不经济的事项交由小b、小f 完成,产业互联网平台则专注于规模经济的相关业务。


产业互联网不是传统电商逻辑,它和电商逻辑在很多方面恰恰是相反的逻辑。过去的电商逻辑是要把中间所有环节都干掉,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是弊大于利。产业互联网所弘扬的共享、赋能、利他思维代表了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新商业文明。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产业协同组织形式的重大创新。产业互联网构建赋能型低摩擦产业共同体,其内核是全新的产业协同组织形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升级版。


当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化将新技术赋能数以万计中小微企业的时候,就是在切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海量门店、工厂都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用更少的资金、更少的人力做更多的生意,这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所在。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汇通达,通过“5+”赋能打造产业共同体


作为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典型案例, 汇通达通过共享与赋能连接了约20万家新农村的夫妻老婆店,为其提供“5+”赋能和“5帮富农”帮扶,进而带动了近50万名门店经营人员就业,连接和服务了1 亿个农民家庭。


所谓“5+”赋能是指 + 能力,包括“+ 工具”“+ 商品”“+ 活动”“+ 金融”“+ 社群”,将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升级”为拥有线上线下经营能力、本地用户运营能力的新型“互联网化、数据化、服务化、生态化”的本地服务平台。


除了“5+”赋能,汇通达还在农村新生态下提供“5帮富农”服务,即帮卖农产品、帮找工作、帮装光伏、帮融资金、帮租房地。几乎覆盖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全部环节。


汇通达新农村产业共同体改变了农村夫妻老婆店只能作为“销售下水道”的命运,以利他思维为夫妻老婆店降本增效,从而使它们发挥社会“神经末梢”的作用。


06

产业互联网是“共同富裕”的
国家级解决方案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落地这一国策?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或载体是什么?这是摆在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一个巨大的挑战与难题。


“万物互联”的信息高速公路极大地提高了全产业链跨组织的协同合作效率,各行各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正在从较为单一的信息服务功能成长为为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最佳载体。因此,在讨论“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时,产业互联网平台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尤其应该得到关注,尤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通了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全要素,通过实时连接、智能配对,高效实现了全产业链角度的“降本增效”,通过市场化力量实现了对海量中小微企业的有效帮扶,产业互联网平台由此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


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产业集群2.0,即跨越地域等物理边界形成全国乃至全球上下游之间高效协同的新型产业集群。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将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信息、能力、产品带给落后地区,并盘活落后地区的闲置资源、资产、劳动力,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当地的资源、产品等高效带到全国或全世界,从而让更多落后地区参与全国大循环和全球竞争,这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产业互联网平台以提升一个行业的整体效率和消灭产业链的一切浪费为使命,是新型的“分布式商业网络”,不再是传统的“集中式中心化网络”,通过帮助供需两端中小微企业实现高效对接、智能配对,更多的“神经末梢”在焕发更大的活力,千万计中小微企业得以有效提升利润、降低成本,这无疑是当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优市场化路径。


因此,产业互联网平台不仅经济价值巨大,社会价值更为巨大,天然具备极强的ESG属性,值得各级政府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与倾斜,也应该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下一个十年的重点发展板块。


产业互联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解决方案,是产业集群2.0版,是共同富裕的国家级解决方案,更是中国这一巨大存量经济体的现实机遇与超级赛道。产业互联网将是对中国120万亿元GDP存量经济的重构再造。


产业互联网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是如此巨大,期待更多创业者在这个“长坡厚雪”赛道上尽显风采!


▎产业互联网的六大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A 股上市公司国联股份为代表的工业品领域b2f需求驱动的反向供应链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先汇聚小b 的订单,然后再面向上游厂家集合采购。


第二种模式是以港股上市公司汇通达为代表的消费品产业路由器,即c2b2f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连接和赋能线下小b(小商户)最终触达c(消费者)的商业逻辑。


第三种模式是面向大中型企业的SaaS模式。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面向大中型企业的SaaS模式才有可能成功,面向小微企业的SaaS很难生存。


第四种模式是AIoT+SaaS模式,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未来可能会在各个细分赛道都有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暖流科技利用AIoT技术,实现供热精细化运营,可实现15% ~20% 的减碳目标。这是一个以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智慧能源AIoT+SaaS平台。


第五种模式是以纽交所上市公司贝壳找房为代表的协作共享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对人员依赖度相对较高的专业服务领域。贝壳找房的协作共享模式未来在很多领域(比如房产经纪、保险经纪、猎头经纪等)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六种模式是以7-11为代表的强赋能型连锁加盟模式。在中国,企业的连锁化率比较低,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各行各业对小b商户)进行强赋能,实现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低摩擦产业共同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注:摘自彭志强《变与不变》一书,2023年8月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品,本文经作者本人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