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成为关注的焦点、巨头争相“抢注”的热点,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网购。前几年,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让实体对电商充满了“敌视”。但这一观点在之后的不断发展中发生了改变。在零售业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实体与电商渐行渐近,并在摸索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电商在经历初期爆发式增长后也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冲击
华堂商场在京首店关门、百盛芍药居店停业、上海淮海路太平洋百货撤场……百货业关店的消息让零售业寒意阵阵。另外,消费心理发生转变,电商越来越多的节庆促销和更加便利的购物渠道,让实体零售利润越来越下滑,透支性促销让实体从业者全年收益不平衡,经营上步履维艰。作为实体店主力存在的商超卖场面对电商的来势汹汹也吃了不少苦头。
冠业集团董事长林永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目前的整体市场情况来看,电商对实体零售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切割”客流方面显得尤为严重,另外,商品品类相似,很多消费者选择在网络购买,使得整体销售下降较为严重。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网络零售额为2016.9亿元,同比增长40.2%。2016年北京网络零售额前三季度1299.9亿元,实现增长12%。电子商务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并逐渐发展成熟。
在电商抢占消费市场的大背景下,冠业集团面临的电商冲击并不是个例。超市发党委书记李燕川透露,电商对门店的销售业绩有较大的冲击,高频次消费百货商品和休闲食品较为明显。但这也并不完全归咎于电商的快速增长,实体门店在对顾客的指引、体验方式的设置上不够充分,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市场竞争如同自然生存法则,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或许更能理解一些实体零售业绩下滑甚至关店的现象。毕竟,只有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才能存活下来。
融合
在经过市场洗礼后,电商与实体零售之间的关系正发生变化:电商开始布局线下的实体店,同时为其他品牌的实体店打开大门,展现出相互借势、相互靠拢的融合之势。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对实体零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方式、实现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效率做出部署。另外,《意见》中还强调,促进跨界融合方面,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通过融合协同构建零售新格局。
李燕川认为,电商与实体店之间的距离在缩小,但实体店的电商人才较匮乏,需要与其他平台合作,实现上门配送。实体店增加了年轻顾客消费,线上平台也有了更多的业绩正增长空间,实现共赢发展。
在融合的趋势下,实体店也从电商中获得了不少经验。林永强认为,电商平台通过对会员客户的数据管理实现精准营销,但是实体店只能对顾客进行“感性”地判断,“冠业集团也将增加对大数据的应用手段”。
国内实体零售加速电商化,外资零售巨头也在通过触网分食中国市场蛋糕。今年“双11”,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塔吉特、美国梅西百货、韩国E-MART、日本乐天等知名百货企业及传统大卖场就纷纷入驻天猫平台,通过电商渠道试水国内市场。马莎百货甚至关闭全部内地门店,独留电商平台继续运营。
转型
在2015年便与电商展开战略合作的物美超市,对电商的冲击没有太多感受。物美相关负责人表示,物美与多点合作,开展配送服务,在电商袭来之时,并未造成较大的业绩影响。
随着实体零售触网速度提升,电商渠道不断并入线下实体,双轨并行,从提升服务体验方面做足文章,真正打造消费者需要的多元渠道。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品牌的曝光度、渠道控制、市场销售业绩等带来一定的提升。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过程中,在对这种趋势的判断以及践行中,需要品牌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路线调整。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日前提出,现在网络零售发展非常快,实体零售到底怎么发展,一些企业不是很清楚。经过对国内、国际多方面的调研,商务部对实体零售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推动实体零售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销售商品向引导生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生活方式、扩大消费的方向转变。二是由以前分散独立的竞争主体向融合协同的新生态方向转变。三是由以前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方向转变。
北商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对此表示,实体店很有发展潜力,但传统的零售方式必须转变、升级。电商凭借渠道优势迅猛发展后,需要对接实体店加深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认可。无论起点是电商还是实体,增加展示、体验的特色,都是赢得先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