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第三方支付告别免费 拓场景服务打造支付新生态
2016-09-23 16:50:57

继今年三月份,微信支付开始对用户提现进行收费之后,支付宝也跨入付费的行列。支付宝近日对外发布公告称,10月12号起,将对个人用户超出2万元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按照易观公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1季度》报告,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41%和23.03%,两大巨头的提现收费决定,也意味着第三方支付近9成市场份额与免费时代挥手作别。

第三方支付收费成趋势

早在去年10月,微信支付就曾修改过转账手续费规则:使用微信转账、面对面付款,每个自然月每人可享受共两万元的免费额度,超出的部分按0.1%向付款方收取手续费,直到今年3月,启动了零钱提现收费计划。支付宝方面,尽管6个月前曾明确许诺“不收费”,但迫于生计,不得不放下其高贵身段。值得一提的是,BAT中仅剩的百度钱包表示不但不收费还将赠送红包,一副“誓要将免费进行到底”的姿态,其能否在利益面前保持定力,抑或重演支付宝“打脸”尴尬,暂难见分晓。

支付宝方面提到,除了提现之外,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理财、购买保险、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挂号、缴纳交通罚款、使用手机支付宝转账到支付宝账户、信用卡还款等服务不受影响,对包括天猫、淘宝拍卖会卖家、支付宝签约商户、企业账户等等,将依然免费。

对此,专家表示,如今支付宝拥有高频的支付场景,提现的机会和必要性不大。换句话说,支付宝的收费动作对个人用户的影响十分有限。然而,就支付宝这一举措,不少网友并不买账,“这显然是把羊养肥了再宰。”

“变脸”意在发力场景消费

支付宝在公告中透露,收费的原因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提现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而此前,微信宣布提现收费时也表示“并不是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两者相继开启收费模式,切实反映出当前第三方支付行业受制于银行系统,成本难以下降的问题。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表面上将“不能承受之重”——手续费甩锅给银行,暗地里却在谋划其场景消费布局。这从支付宝9.9版将宝贵的首页半屏留给了“生活圈子”便可看出。

第三方支付并非福利院,收费为迟早之事,只是很多人不解:为何支付宝选择了这个时间点?眼下,在线支付领域跑马圈地时期已经过去,双寡头格局趋于稳定,对于坐拥半壁江山的支付宝来说,支付习惯已经形成,用户粘度和忠诚度双丰收,缺乏劲敌的支付宝自然有了收费的底气。

从另一方面看,2016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6万亿元,同比增长61.9%;同期,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9.4万亿元,环比增速52.1%。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新形态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井喷式发展背后,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支付的不透明性等都让第三方支付面临极大风险。监管反复强调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是小额便民、服务于电子商务,不希望支付账户沉淀大量客户资金,避免带来资金流动性管理压风险。可以说,第三方支付收费进程提速,一定程度上对支付环境的净化、支付安全的实现起到助推作用。

付费服务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事实上,今年年初,各家银行就开始对手续费政策进行大刀阔斧式改革。2月,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决定陆续对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7月,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设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对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电子渠道跨行转账免收手续费。9月6日起,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新规正式实施,调整后的餐饮等行业商户贷记卡、借记卡交易的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合计分别降低53%-63%,百货等行业商户降低23%-39%。

对于支付宝的“逆势而行”,支付宝公众与客户沟通部负责人朱健作此解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互补关系,各有优势,银行有能力为用户提供一些免费的服务,而第三方支付则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任何的商业模式必须是有序健康、组织发展的一个平衡的基础,并不是说一味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就一定是好的。

可以说,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收费态度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正从青涩步入成熟。互联网企业开始不再将“免费”作为吸引用户的唯一手段,而是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去吸引“付费”用户,而用户的付费行为也将反哺于加入生态系统的海量第三方服务商,共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链。伴随着第三方支付收费新政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沉淀资金留存在第三方支付账户,在消费支付等多个领域,传统银行、银联,与第三支付之间的争夺将仍然激烈。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公平开放的市场大环境下,竞争必然会令定价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