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全民发烧节”抵达燃点。每一秒,苏宁易购上的商品销量和销售金额都在蹭蹭上涨。作为2016年下半年电商第一场发烧级大促,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大促的相关数据有重要研究意义。
所以,统计相关数据后,苏宁旗下苏宁手机品牌正式对外发布“818搞机大咖SHOW”,聚焦手机畅销品牌、新科技、消费趋势、用户购买习惯等领域,通过解读购机大数据,展现今年中国手机市场与用户购机习惯的变化。之所以叫“大咖SHOW”,是因为在研读这些大数据的时候,苏宁获得了媒体顾问团的帮助——十余家专业手机媒体的资深记者均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为这份榜单提出了意见与见解。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智能手机市场应该被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外来者占据,但根据这份最新的榜单,这种偏见是时候改变了:不管是从销量还是从增速来看,荣耀、魅族、小米、华为、努比亚等国产手机品牌都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销售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中国派,自成一派
“818搞机大咖SHOW”上有好几个冠军。
818期间,苏宁易购线上线下双线销量最多的品牌是魅族,其他的TOP10成员是荣耀、小米、苹果、华为、三星、OPPO、vivo、乐视和联想;得益于更高的单价,双线销售额冠军被苹果拿下,荣耀、魅族、华为、小米、三星、OPPO、vivo、乐视、联想紧随其后;国内国外数量众多的安卓手机中,国产品牌荣耀拿下了GMV(成交总额)冠军,线下的GMV冠军则被华为拿下;818当天的销量冠军是小米;线上销量增长最快的是国产手机品牌乐视,线下则是努比亚,它们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00%。
这样的成绩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
苏宁见证了最近两年中国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拼搏与沉浮。2014年开始,中国曾经经历过一次“全民造机”的热潮,超过100个品牌一窝蜂地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每一个品牌都想从这片蓝海中分一杯羹;2015年818时,一些品牌已经沉寂,一些品牌则开始脱颖而出,去年苏宁发布的《2015年度搞机报告》中,大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品牌对抗洋货的态势已初步呈现”。
而2016年的“818搞机大咖SHOW”中,国产品牌已经开始超越。
榜单上的数据十分符合手机行业从业者的预估。媒体顾问团的行业大咖们认为,当下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增速日渐缓慢,这个市场已经从之前的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只剩下50家左右,但这些品牌已经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在818狂欢节上,国产手机能占据各个榜单的绝大多数名额,这不是偶然,这代表了用户的认可,也意味着,这些国产品牌已经站稳了脚跟,从这个818开始,他们准备好发力了。”一位资深手机行业媒体人说。
多渠道融合,王者之道
在媒体顾问团的专家们看来,苏宁的数据是有样本意义的。这得益于苏宁有这个时代最全面的零售渠道。
跟苏宁易购线上端一样,今年818发烧节期间,苏宁易购线下门店和苏宁易购天猫店的手机销量也有极大进步。榜单上显示:“互联网品牌加速落地,818期间在门店销量占比达26%”,“苏宁和天猫合作加速,‘天猫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手机类目同比增长超6倍”。
这其实早有预兆,去年,苏宁手机就预言“许多生于互联网的智能手机企业,最终会回到线下”,而现在,这种趋势已经实现了。
作为线下最大的零售商,苏宁在线下有数千家门店,这也是许多手机厂商选择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这是明智之选,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先到门店体验,再择渠道购买。
“这很容易理解,你选择手机的时候,总想先摸一下,试一下,而不是对着一堆数据臆想,桃子到底甜不甜,还得尝过才知道。”一位年轻的顾问团成员说,“未来,会有更多人到门店买手机,在体验感这一点上,苏宁天然有优势。”
而在与天猫合作一年后,强强联合的优势日渐显现,苏宁扩大了自己的渠道优势,获得了新的用户,天猫则获得了双重流量和更丰富的商品。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品牌会回归线下,除了建设自己的门店之外,与苏宁这样的渠道商合作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时,销售不再是门店存在的意义,以苏宁为例,在近一年的时间内,越来越多的活动开始在门店举行,花粉、米粉、煤油们的热情,逐渐让门店更加成为一个社交场所,而不是一个单纯的销售场所。
体验、购买、更完善的售后,这条销售链条将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符合客户的消费习惯。
细分市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818搞机大咖SHOW”中,4000元以上的销量冠军被iPhone 6s拿到,三星S7 edge也位列备受好评单品榜,高端市场依然掌握在外来和尚手中。不过,如果细看榜单中其他出色单品的话,不难发现另一个规律。
魅蓝3S排名热销单品榜榜首,系出同门的魅蓝note3紧随其后,这两个一个主打性能,一个主打格调,吸引不同用户。同在热销单品榜单中的,还有同为小米出品的三款手机红米3s、小米Max、小米手机4s,它们同样在进行差异性市场竞争。
在媒体顾问团看来,差异化、细分化,恰恰是国产智能手机突围的关键和未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手机的定位都有点模糊,虽然大家都是走的低价高性价比的路线。”一位媒体顾问团成员说,过去,国产智能手机一直是追随者,追随iPhone6 plus的大屏,也追随三星的曲面屏,大家往往一窝蜂地去做金属外壳,又一窝蜂地去研究无线充电技术。
这种追随,往往会演变成扭曲的“军备竞赛”——每一个品牌都在压低自己手机的价格,同时又疯狂追求处理器、内存、屏幕分辨率这些数字。这种军备竞赛往往是“双输”的结果,手机生产商难获利益,用户也不太买账。
“增加配置是要增加成本的,用户其实是在溢价购买性能溢出的硬件,没必要。”早有不少用户这样抱怨,于是,一款“恰到好处”的手机,成了厂商与用户共同追求的放心。
于是,在今年的818榜单上,你可以看到主打拍照的“美图M6”,也能看到号称“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OPPO R9,这些手机卖的都很好,这意味着,它们就是“适合自己的手机”。
媒体顾问团认为,未来手机行业的趋势一定是细分用户,再抓住用户需求,打造超越用户预期价值的差异化产品,完善用户体验,当然,选择一个服务能力出色的渠道也很关键,尤其在全球开放市场的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