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懂
认识e租宝老板丁宁是在2013年11月份,本人一直从事互联网,当时想运营个P2P平台,但是找不到懂金融的合伙人,前后接触了十几个支行行长,但最终都未能成行。后经在蚌埠某银行任高管的同学引荐认识了丁宁。在未认识之前,同学是这样描述丁宁的:“他很年轻,在类金融版块有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有两家融资担保公司,在蚌埠范围内人脉关系了得”。
E租宝出事后,和某银行同学调侃
第一次见丁宁是在蚌埠钰诚集团总部,招待也是在丁宁私人的私房菜餐厅,边就餐边聊天,通篇下来结论是丁宁对互联网金融不懂,最终大概结论是不看好,意思是我在蚌埠混的这么好,也不可能从陌生人那里借到钱,何况仅凭网络呢?
二:吃惊
2014年4月,偶然的机会在许总引荐下接触了安徽省供销社领导,通过2个回合谈判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投资组建了德众,6月6日平台正式上线。
上线后,为了提升运作氛围,我不断在朋友圈刷屏嘚瑟,“200万项目1分钟抢完、300万项目1分46秒抢完……”这时的丁宁按耐不住了,开始筹划做P2P平台。
三:行动
2014年的6月下旬,丁宁赴京经人引荐认识了E租宝团队,经过几轮谈判,最终以极低的价格全资收购了e租宝(e租宝是2014年2月份由年轻的创业团队在北京运营的一个平台)。
四:苦恼
2014年7月下旬,e租宝重新上线,发了很多融资租赁公司的转让标的(当时上线的项目都是真实的),因为团队没有懂运营的人(新平台,单个项目基本都是500万的,而且时间都是36个月),导致发的项目无人问津,让丁宁苦恼不已,期间多次电话邀请去蚌埠,11月底,我出差蚌埠顺道又去了一趟E租宝。当时丁宁在北京,丁宁的弟弟丁甸和彭力接待了我。就平台现状做了了解和分析后,我建议平台不能有资金池,要以线上主导的运营方式获取资金,可惜他们并没有听进去。
五:兴奋
这样的苦恼持续到2015初,丁宁在某位“高人”的指点下发现了捷径,大肆挖恒昌、宜信等行业领先品牌的线下团队,一挖就整个团队且不惜代价。因为他们到岗后,就能直接带来大量的资金(业务人员把原有自己发展的客户直接撬到E租宝来了),快速将融资租赁的订单给消化掉了。
一个不认识的E租宝员工在朋友圈刷屏,善意提醒
六:包装
随着业务人员大量进入,资金量开始井喷,资产端问题来了。没有那么多的优质资产供应给理财人,怎么办?造假!包装虚假借款人实现大量资产标的供应给理财人。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期间2015年3月丁宁来合肥,邀请我在威斯丁吃饭,他畅想了一下未来,想如何把E租宝推向资本市场(当时我还没有做果儿金融,德众被巢东股份收购也刚交割完毕),大家相互吹捧完毕就鸟兽散。
七:恐慌
高额的薪酬体系,大量的广告投入,导致大批人员流入到e租宝(在全国有10万多人)。资金量越来越大,包装的项目也越来越多。细细算下来,人力成本、物业成本、管理成本、包装成本、推广成本、公关费用等,再加上理财收益,综合下来起码得到42%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一个真正的资产升值渠道,理财人的100万本金,2年多就会花完,资金链很容易断裂,只有让手上的大量资金能实现大于42%的升值,才可能将游戏进行下去。
八:冒险
为了找到大于42%回报,丁宁最先想到的是利用手上的大量资金做海内外不良资产收购,例如烂尾楼收购等,但是最终因不良资产洽谈的时间过长,导致此路放弃。这时又一“高人”献策,有两个行业回报率大于50%,一个是军火,保守回报率在100%-200%,另一个是贩毒,保守回报在200%-400%,最终丁宁选择了从事军火相关交易,在缅甸投资开发区,明里搞开发,暗里搞军火。
九:毁灭
最早发现e租宝在缅甸活跃的是云南国安,后面就是我国各级ZF的各种懒政和不作为、踢皮球,导致e租宝越滚越大,以至于地方ZF因维稳压力不敢动他,一拖再拖。当然,中途也有很多纸媒、网媒和个人相继揭露,但都未能阻止E租宝的疯狂发展。更多的是媒体吹捧、领导站台,最终导致大批不明事理的百姓上当受骗。
e租宝出事前和北京的一位媒体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