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主办的2014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近日在京召开。
会上透露的信息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预计今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将突破2万亿元,产业仍以增速超过30%的高速发展。不过,网络交易日益繁荣的背后,是一定程度的交易秩序混乱,必须全面加强监管以促网店健康发展。
会上消息还透露,我国电商产品质量监管协查平台已经建成。
电商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IDC机构报告数据显示,到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就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5.5万亿元。这与2014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上所透露的信息是一致的。
IDC报告强调,中国网络零售已经成为一种反映经济趋势的重要社会现象。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其本质会是一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传统产业重构,这一趋势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而日趋明显。而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产业革命本质上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身消费权力最大化的过程。这期间也必然会对整个产业经济带来重大推动与促进转型升级,未来以需求驱动(C2B)的产业发展模式必将成为传统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近两三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化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电商交易秩序“有点乱”
数据表明,我国网店规模超过8000万家,今年前三季度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85万亿元,同比增长49.9%,已无可争议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但是,与红火繁荣的网络交易额始终相伴的是网络经营秩序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网售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假货泛滥,虚假宣传、虚假打折和先涨后降等违返经营秩序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电商网络营销期间,被网友集中吐槽的问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14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投诉多达5万余起,同比增长21%。前不久,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用神秘买家从电商平台买样或从物流仓库集中抽样的方式,对359家企业生产的502批次电子商务产品进行了抽查,经检验合格率仅为73.9%。
无疑,这一切与网上店铺经营者利欲熏心、相关电商的商品准入制度虚无、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和监管不严有着直接关系。作为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者,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长期缺位、监督不力是这一网售混乱的主要原因。
与实体门店成熟的发展体制相比,当前电商的监管几乎完全处于真空状态,网络大量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这主要在于源头和终端监督管控的缺失。再加上电商平台都是通过第三方代理拿货,谁也不能保证第三方的进货渠道是否可靠。同时,没有制度的有效监管,电商对于假货的审查也几乎是形同虚设。
网店面临新一轮洗牌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对电商行业出台一系列相关法令政策,仅今年下半年,就先后有《电子商务商品理赔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和《基于网络零售开放平台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颁布。今年11月,在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的牵头组织下,零售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季会在京举行,针对电商与店商的竞合、整合与融合进行讨论。而近日举行的2014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也表示推进电子商务的立法活动,推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不过,这些远远跟不上电商形势发展需要。所幸的是,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和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已在杭州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悉,这两个中心是对电商产品质量线上线下实现风险监测、网上发现、追溯源头、属地查处的监管机制。据了解,这两大国家级中心有着强大的云计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只要网络上出现某种商品的质量投诉或差评,都可以被实时抓取。而阿里巴巴、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等10大电商巨头的后台数据库,已与该中心联网,电商平台收到有关产品质量的任何投诉,都会在中心实时呈现,并能实现属地查处。不过,真正实际效果,还有待今后观察。
当前,国家已在采取实际行动压缩网络制假售假的空间,而电商巨头也主动投入这场“网络打假”行动中,对违规经营网店轻则罚款,限制销售行为,重则关闭自清门户,这意味着现行的电商运营生态将迎来震荡的格局,国内网店正面临新一轮洗牌。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若有一个百分点的网店存在问题而遭清理,全国将会消失网店80万家,进而对电商平台依靠网店“输血”的经营生态产生震动。
不过若能正本清源,这种短暂而剧烈的阵痛,对整个电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有益和必须的。
只有像治理实体门店一样,把电商监管做到实处,制定出符合电商特点的监管制度,并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电商加大监管和处理,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让我国蓬勃发展的电商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