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思维”一词一遍又一遍地在各种场合被提及,试图利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难题。但是没有人能给互联网思维下个定义。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节奏从营销开始,慢慢地走向渠道,纷纷开拓电商业务,试图从中找到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有勇者主动跳入其中一试深浅,然而更多企业像是被动卷进互联网电商浪潮中的。如何在转型中求生存,寻求获得更大的效益,是企业高层们在3月27-28日易观电商大会上关注的焦点。
渠道思维还是主流
开拓电商渠道进行营销确实能为企业带来市场发展的一线生机,在互联网浪潮中,固守传统思维模式的渠道模式正经历着艰难的转型调整。
张迪是一名传统雨伞制造商。去年,为了开拓市场,他有半年时间奔波在外,以寻找合适的经销商。然而效果并不显著,要不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要不就是最终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后来,张迪在听过了易观的电商培训之后,便试着在淘宝开了店。慢慢地,渠道拓展开了,收益开始稳定,生意也逐渐步入正轨。“先稳定了,做大之后再打算扩张。”他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新兴的电子商务正席卷而来,如何利用线上渠道低成本易传播的特质或许是企业要真正思考的。刚开始,包括张迪在内的中小传统商家大多会依托第三方的电商平台,因为第三方平台聚集了大量的资源,在自身还不稳健、没有能力自建平台的时候,第三方平台往往是较好的选择。毕竟自建电商平台成本较高,同时,物流、销售、售后等方面都需要支出。
其实,渠道思维着重的是思维,而不是渠道本身。许多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利用这种模式,像百事可乐这样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型企业,单纯的电商渠道并不能为其生产销售等环节带来突破,而利用新思维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带动发展倒是值得思考的。
用户思维去哪儿了?
近年来,江湖中流传着“用户体验”、“用户为王”的口号,高举用户思维大旗,面对互联网营销的强势来袭,当我们看到罗辑思维、小米的成功案例时,就开始探究互联网思维。
于是,许多企业开始跟风,卯足了劲儿写段子、找热点、发微博,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累积用户。但口碑营销也是把双刃剑,能把你捧上天,也能让你下地狱。
年初小米芯片信息不对称,让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用户抱着期望来,却带着失望走,这势必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除互联网营销手段外,更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虽然小米一直标榜用户的参与新模式,提及粉丝的重要性,强调用户体验,然而能否真正用心做产品,各位也只能等着瞧了。
在互联网加速优胜劣汰进程的世界里,被埋没的企业比比皆是,许多企业即使早早地试水电商也未能有较大的突破,有些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用户思维重在产品,有时一味地复制营销模式,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