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电子商务生于草莽 如今撑起中国经济一片天
上世纪70年代,供销社是农村最热闹的地方;80年代,国营百货商店是让老百姓消费集中释放的主要场所;90年代,各类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陆续涌现;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的不断成长,激发了人们新一轮的消费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间零售新业态层出不穷,极大地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后20年,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彻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市场的需求、政策的红利、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迭代升级。消费者们先是适应了蹲守在电脑前筛选商品,而后便习惯了在手机上轻点支付,如今更喜欢坐在家中心怀期盼,等待快递小哥早日送货上门。
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也反哺着市场。15%,这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数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尽管比例不算高,但却意味着,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更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当前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子商务生于草莽,如今撑起中国经济一片天。驻足新起点,已然走过20年精彩历程的电子商务,又将如何进一步形塑新时代的日常生活?
1999年 生于“草莽” 开启网民心智
1999年初,有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之称的王峻涛创办了电子商务网站8848,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的诞生。
1999年9月,在杭州湖畔花园一间仅有150平方米的住宅里,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创办了一家名为阿里巴巴的公司。没有人会想到,这家企业将来会是一天能够促成2135亿元成交额的电商巨无霸。
1999年11月,李国庆和俞渝共同创立了当当网,从网上卖书起步,由此开始讲述“中国亚马逊”的故事。
1999年被认为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元年,但对于当时的初创企业来说,种种条件似乎并不友好——大多数的人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处于陌生状态,少数网民亦大多停留在初试电子邮件或新闻浏览阶段。
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金白银。
在经受着市场习惯未养成、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种种磨难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批电子商务的先驱者,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埋下一颗互联网的种子,第一批初级网民也由此得以孕育。
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的网民数量为890万,而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2250万。同样,第一批电子商务企业的诞生也成为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开始活跃的信号。数据显示,1999年底,我国诞生了370多家从事B2C业务的电商平台,到200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00家。
好在这并非一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之旅,随着阿里巴巴、当当等名字逐渐成为互联网江湖里的热点,新生力量亦源源不绝地涌入中国电子商务这条宽阔赛道之中,无边风景一时繁荣异常。
这其中就包括2004年前后走出中关村、全面转型线上的京东;2004年通过收购卓越网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自然也包括在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关口,从传统零售模式毅然向电子商务领域展开探索的苏宁。
同样在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
2010年 市场爆发 移动互联网带来新机遇
经过10余年的酝酿,中国电子商务初具规模,而消费者网购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实体商品,虚拟商品、餐饮服务等均被覆盖其中。业内普遍认为,从2010年起,中国电子商务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
2010年3月,在社交应用饭否上看不到光明的王兴,成立团购平台——美团,随后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互联网餐饮杀声震天,最终美团杀出重围,笑到了最后。
在美团成立四个月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开始尝试将11月11日设立为“双11”购物节,不过,在1999年,这一举动并未赢得太多目光。
然而,自2010年开始,“双11”逐渐演变为商家认可且万不能错过的重要节点。有关数据显示,“双11”从2009年的5200万成交额,到2010年的9.36亿成交额,再到今年的2135亿成交额。不可否认的是,每一年你、我、他“双11”战绩,都是中国电商腾飞的一页注脚。
不止于此,2011年亦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
这一年,雷军推出了首款小米手机;张小龙带领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一举推出微信;而早在2008年就发布移动电子商务战略并推出手机支付业务的支付宝,亦在同年获得央行颁发的国内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
上述种种,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成中国消费者的网购方式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从5531万人增长至5.62亿人。就以2017年天猫“双11”为例,当时阿里巴巴公示的订单中移动支付占比已超90%。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40年间的片段缩影,而电子商务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正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同时,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促进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经济新的“发动机”。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之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全年经济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3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
在为老百姓购物消费带来便利、刺激国内消费的同时,电子商务更是带动了产业上下游的发展,其表征之一便是快递业大发展。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7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实现了从10.6亿件到400.6亿件的飞跃,快递业务收入也实现了从299.7亿元到4857.1亿元的激增。此外,截至2016年底,我国快递业务量规模已居世界第一。
2017年 新零售时代转向 数字化潜力彰显
事实诠释道理,数字见证巨变。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从2008年的3.14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9.16万亿元,网上零售规模从0.13万亿元猛增到7.18万亿元。且在2017年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便表示,我国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
把握过往,更应求索未来。从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到腾讯提出的产业互联网,用数字化的技术与能力,去改变传统产业的模式,成为未来变革的核心命题。
在此背景下,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正主动运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社交媒体开展全渠道营销,在营销、支付、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新生。
如老牌商超企业永辉,2015年便成立了永辉云创,积极拓展创新业务。2018年初,永辉更是获得腾讯的战略注资,双方强化数字化合作;连锁量贩超市大润发同样借由所属的高鑫零售集团,与阿里巴巴展开了密切合作关系,从打通供应链、开通到家业务,逐步实现效率提升。
此外,如盒马鲜生等新零售“网红”、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拼多多等拼团类电商以及十荟团等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亦迎来百花齐放,更为电商行业增添非凡活力。
跨境电商近年来的表现也尤为突出。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7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额为902.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0.6%。同时这份《报告》也指出,近三年中国海关跨境零售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进在解读《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曾表示,十三五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使电子商务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壮大电子商务及相关服务业,积极推动形成全球协作的国际电子商务大市场,带动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走向世界,发展全球化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四十年改革激荡,二十载电商峥嵘,中国的消费市场已实现由当初的“按需供给”,到随时随地轻松全球“买卖”的转变。
这一切,都让人产生一种期盼,一种热望与想象——究竟面向未来二十年、四十年,中国电子商务又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上,书写何种璀璨夺目的盛世华章,这一切都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