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支付布局海外 需符合监管制度
日媒称,在中国,利用智能手机的电子结算的普及速度非常惊人。中国调查公司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6年7~9月中国的移动结算金额达到约9万亿元,猛增至2015年同期的2倍。
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3月22日报道,在电子产业聚集的中国“硅谷”广东省深圳市,因为稍微感觉有点饿,有人想买个肉包子填填肚子,于是在路边摊前排上了队。仔细一看才发现周围人一个个都在用手机一扫结账,没有一个人手里揣着钱。
推动市场不断扩大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和腾讯控股的“微信支付”这两大电子结算服务平台。阿里巴巴着眼于拓展东南亚市场,与泰国最大财团正大集团(CP)展开了合作。日本的零售业也开始面向访日游客提供服务。
但是,其他亚洲国家的消费者使用这些源自中国的电子结算服务的日子是否会到来呢?
据金融法律专家、香港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华纳预测,中国互联网巨头要拓展海外市场,各国监管制度的不统一或成最大障碍。从资金结算的安全性到大数据处理,在没有统一主管机构的亚洲,必须做到符合各国和地区各自不同的监管制度。
另外,中国的应用程序存在遭到中国政府审查数据的可能性,这一点无法否认,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对此抵触感很大。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亚太地区金融科技主管詹姆斯·劳埃德认为,“(电子结算在中国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期待值较低。向海外移植并不容易”。
在与深圳相邻的香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普及正面临困难。这是因为在当地交通IC卡“八达通”已经捷足先登。对于金融科技的推进而言,扎根于各地的已有文化和商业习惯也是一种挑战。
亚洲的金融科技是将走向各国实现自主进化的“孤岛化”?还是将出现颠覆常识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跨越国境的竞争刚刚开始。